作品总结
《意识的宇宙:物质是如何变成想象的(A Universe Of Consciousness How Matter Becomes Imagination)》
本书是从神经生物学角度对意识的一次极好的回顾。意识不仅对神经生物学家,而且对哲学家和物理学家来说都是一个有趣的研究课题。尽管意识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因为它在空间和时间上与物质有着密切的相互作用,但由于它处于物理学、哲学和神经生物学的边缘,它肯定是最不被理解的学科。一些量子物理学家认为它是一个宇宙场,就像空间、时间或能量一样,但意识并没有出现在方程或任何数学计算中。其次,意识只存在于生物中,而不存在于无生命的物体中:特别是有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动物。
该书概述如下:
三个工作假设作为方法论平台;1) 物理假设;传统的物理过程需要解释意识或意识体验,2)进化假设;意识是由动物系统中的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3)定性假设;意识的主观、定性方面是私人的,不能通过科学理论直接交流。作者没有试图解释许多形式的感知、意象、思想、情绪、情感、注意力、意志或自我意识。相反,他们专注于每个意识状态所共有的意识的某些基本属性,例如作为一个整体体验的意识状态的统一性,不能细分为独立的组成部分,以及信息性,即一种意识状态是从数十亿种可能的意识状态中选择出来的,每种状态在几分之一秒内都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后果。这一切的基本假设是意识是一个私人的、选择性的、不断变化的过程。严格来说,这是一个过程,不属于大脑的特定部分。这意味着意识与产生动态过程的生物结构相关联。因此,形态和意识都是进化选择(自然选择)的产物。这种关于意识进化起源的假设避免了将意识与计算机逻辑或量子引力对神经元或纯量子物理过程的影响联系起来的徒劳努力,同时削弱了大脑的作用。
意识的神经基础涉及大量神经元,大脑中没有一个区域负责意识体验。随着待学习任务的练习,其表现变得越来越机械,学习任务从记忆中消失,该任务的区域变得更小。意识体验与大脑许多区域同时发生的活动模式变化有关(即神经元群的激活和失活)。不是有多少神经元处于活动状态,而是神经元群的分布,这些神经元群可以参与强烈而快速的重新进入互动。此外,快速互动群体的活动模式必须不断变化,并彼此充分区分:这被称为动态核心假设。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分化。在任何给定的时间,我们都会经历从数十亿种可能的状态中挑选出来的特定意识状态,每种状态都会导致不同的行为后果。因此,一种特定意识状态的发生具有高度的信息性,具体来说,信息是一系列备选方案中不确定性的减少。如果是这样的话,意识体验背后的神经过程也必须是高度分化的和信息丰富的。
记忆是导致意识的大脑中枢机制。记忆不存储任何格式的文字或信息。在高等生物中,每一种感知行为都是一种创造行为,每一种记忆行为都是一种想象行为。初级意识有能力在当下构建一个完整的心理场景,不需要语言或真正的自我意识。整合的神经场景取决于传入传感器刺激(当前)的感知分类及其与分类记忆(过去)的交互作用。神经机制区分初级意识和高级意识。初级意识存在于人类和一些高阶动物中,但它们缺乏语言、分析技能和有限的符号(语义)能力。他们仍然能够构建一个心理场景。在人类中发现的高阶意识具有最高级形式的语义能力和语言能力,提供了自我意识和构建过去和未来的能力。作者的主要论点是意识起源于大脑和身体形态的进化创新。心灵起源于身体及其发展。作者的大部分讨论都是理论性的,需要大量的实验证据来支持这一理论。
1、大脑与存在:科学、哲学、语言和艺术的分界点(意识研究进展);
2、整体性与隐含秩序(罗特利奇经典);
3、全息宇宙;
4、大脑语言:神经心理学中的实验悖论和原则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