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纽约,有一位名字如星光般闪耀的人物——Candy Darling。她是安迪·沃霍尔的超级巨星,一位变性偶像,以其惊艳的美貌和对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向往,成为那个时代艺术圈的传奇。然而,在她短暂生命的背后,是无尽的孤独与挣扎。辛西娅·卡尔(Cynthia Carr)的《Candy Darling:梦幻追寻者,时代偶像,超级巨星》是关于她的首部全面传记。这本书不仅重现了一个人的命运,更勾勒出一个充满激情与矛盾的时代。
Candy Darling,原名James Lawrence Slattery,出生于长岛一个普通家庭。小时候的她内向而孤独,与周围格格不入,却对好莱坞女星如金·诺瓦克(Kim Novak)深深着迷。她梦想成为那样的人——美丽、耀眼、被世人爱戴。然而,作为一名跨性别者,她在那个保守年代面对的是冷眼与偏见。
纽约成了她实现梦想的舞台。她投身地下剧场,参演沃霍尔的电影《肉体》(Flesh)和《反叛的女人》(Women in Revolt),并在传奇夜店Max's Kansas City崭露头角。她与简·方达(Jane Fonda)、莉莉·汤姆林(Lily Tomlin)结为好友,借穿劳伦·赫顿(Lauren Hutton)的礼服,为摄影大师理查德·阿维顿(Richard Avedon)摆姿势,还与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同台演出。她的魅力甚至启发了卢·里德(Lou Reed)和滚石乐队的歌曲。然而,辉煌背后,她的生活却颠沛流离,睡在朋友的沙发上或廉价旅馆里,靠陌生人的善意维系梦想。
1974年,Candy在29岁时因病去世。她在最后一篇日记中写道:“我将努力对生活心怀感激……无法想象谁会想要我。”她的生命虽短暂,却如流星般划过天际,在性别与身份议题开始萌芽的时刻,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Candy Darling》不仅是一部传记,更是一部关于勇气与自我追寻的动人篇章。Candy的故事告诉我们,追逐梦想的路上充满荆棘,但正是这些挣扎,赋予了她独特的魅力。她虽未成为好莱坞巨星,却以自己的方式成为了时代的象征,激励着后人坚持真实自我。
这本书还生动再现了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纽约——一个艺术与自由交织、却又充满挑战的时代。作为变性偶像,Candy的经历预示了今天性别平等与身份认同的讨论。她的故事提醒我们,社会的进步往往离不开那些敢于突破界限的先驱者,即使他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对于中文读者来说,传记不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情感的共鸣与人生的启迪。《Candy Darling》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细节,带领读者走进她的内心世界。辛西娅·卡尔引用Candy的日记和朋友的回忆,拼凑出一个真实而立体的形象。书中附带的16页彩色照片,更让读者直观感受到她的美貌与那个时代的风情,增强了阅读的沉浸感。
中文读者常从书中寻找智慧与力量,而Candy的故事恰好提供了这样的养分。她的坚持与脆弱、梦想与现实的碰撞,能触动每一个为自我奋斗的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