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笔记法:提升写作、学习与思考的简单秘诀》

作者:

日期:2024-11-24

出版:

  • 52
  • 0
  • 0

作品总结

《聪明笔记术:解锁写作、学习与思考的高效秘诀(How to Take Smart Notes: One Simple Technique to Boost Writing, Learning and Thinking)》

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你是否曾感到笔记杂乱无章,难以找到所需信息?或是写作时思路不清,难以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别担心,德国知名教育与社会科学研究者索恩克·阿伦斯博士的《聪明笔记术:解锁写作、学习与思考的高效秘诀》(第二版)将为你提供一套简单而实用的笔记方法,助你提升写作、学习与思考的效率。

这本书是《如何高效做笔记:一个提升写作、学习与思考能力的简单技巧》(针对学生、学者和非小说类书籍作者)的修订版与扩充版,内容更加丰富,指导更加细致。阿伦斯博士在书中指出,高效写作的关键在于对想法和笔记的智能组织。他通过“聪明笔记术”这一原则,向读者传授了如何整理笔记、提炼思想,并将它们转化为推动自己及项目前进的力量。

“聪明笔记术”不仅基于心理学上的深刻洞察,还借鉴了历史悠久的笔记技巧——卡片盒笔记法(Zettelkasten)。这是英语世界中首次对这一系统进行全面介绍和阐述的书籍,它不仅详细解释了卡片盒笔记法的运作机制,还深入剖析了其背后的原理。这一方法尤其适合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的学生、学者,以及非小说类作家等从事阅读、思考和写作工作的人士。

通过运用“聪明笔记术”,你将不再为寻找笔记、引用或参考资料而浪费时间,而是能够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思考、理解和在写作中发展新思路。你的笔记将成为你思想的宝库,随时为你提供灵感和素材。

索恩克·阿伦斯博士不仅是《聪明笔记术》的作者,还是获奖作品《实验与探索:世界揭示的形式》(Springer出版)的作者。他在教育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深厚造诣,使得这本书的内容既具有理论深度,又具备实践指导意义。

自首次出版以来,《聪明笔记术》已经售出超过10万册,并被翻译成七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如果你渴望提升写作、学习与思考的效率,那么这本书绝对是你不可错过的佳作。它将引领你走向一条更加高效、有序的知识探索之路。


笔记革命:揭秘卢曼笔记法的高效秘诀

在笔记的世界里,一场革命正在悄然发生。这场革命的引领者,便是汉堡大学系统教育学教授阿伦斯。他不仅对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解,更在笔记法上有着独到的见解。他的这本著作,向我们揭示了卢曼笔记法的非凡之处。

卢曼,这位备受尊敬的社会学教授,用一生的时间收集了超过9万张索引卡片,以支持他长达30年的研究项目——“社会理论”。书中详细描述了卢曼如何以一种可扩展的方式组织笔记,使他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高效率产出30多本著作和400多篇论文。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阿伦斯教授在书中还介绍了自己如何借助现代科技(而非纸质卡片)实现类似系统的应用。

这本书的精髓可以概括为:要想写出一篇好论文,你只需要重写一份好草稿;要想写出一份好草稿,你只需要将一系列笔记转化为连贯的文本。而这一系列笔记,不过是你在阅读时,将已有的笔记在卡片盒中重新排列组合的结果。因此,你真正需要做的,只是在阅读时手中握着一支笔。

虽然我无法在这里简短地总结这一技巧(但幸运的是,作者已经在书中做了详尽的阐述),但可以说,它彻底丰富了我对笔记法的认知,并促使我对自己的笔记方法进行了彻底的改变。我满怀期待地想知道,这一方法在未来会给我带来怎样的影响。

如果你开始觉得笔记成为了一种负担,而不是助力——如果你渴望在一生中收集成千上万的想法——那么,这本书你绝对不能错过。如果我在一年或更长时间后仍然继续使用这一系统(事实上,我已经在这个周末开始着手迁移至这一系统),那么这本书绝对值得我给出五星好评。

一个有机生长、相互链接的笔记系统确实有很多优点,但一个整洁且预先规划好的系统也同样具备这些优点。最终哪个系统能胜出,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以医生为例,我来给你展示一个来自医学领域的典型原始参考文献:

“眼眶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是常见的发现。如同这位患者一样,眼内肿块可能因组织细胞浸润而发展,导致眼球突出。眼内病变在T1和T2加权图像上呈低信号,在注射钆螯合物后增强(7)。下丘脑-垂体轴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受累部位(8)。由于垂体柄和后叶垂体增强结节状软组织导致神经垂体正常T1高信号缺失,从而引发中枢性尿崩症。已有报道显示脑和脊髓存在轴内和轴外病变(7-11)。心血管受累通常表现为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的环形浸润,在CT上表现为增强的软组织衰减,在MRI上表现为T2高信号增强。”

面对这样专业且复杂的医学文献,一个高效的笔记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帮助读者快速整理、归纳和回顾这些重要的信息,从而提高我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思维升级:从“苦行僧”到“乐享者”的笔记法转变

真心喜欢这种方法。这种方法不是让我们把意志力当作做不喜欢的事情的拐杖,而是以一种愉悦的态度去体验生活。

以下是一些值得深思的观点:

  • 滑盒笔记法:这种方法鼓励我们将想法、理论和概念像滑块一样放入“盒子”中,随时取用、连接,形成新的思考网络。

  • 良性循环工作流程:通过优化工作流程,让每一步都相互促进,形成正向循环,提高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 专注单一任务:与那些被吹捧、炫耀但又令人畏惧、破坏注意力的多任务处理相比,专注于单一任务能带来更深入的思考和更高的完成质量。

  • 自我损耗:频繁切换任务或过度使用意志力会导致自我损耗,影响后续的表现和决策能力。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几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问题一:如何将这些理念融入我们自己的思考网络中?滑盒笔记法中的理论、概念和思维模型交织成的网络,能将我们的思考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通过不断积累、连接和反思,我们能够形成更加深入、全面的见解。

问题二:遗憾的是,就连大学也在试图将学生培养成计划者。诚然,如果坚持执行计划,计划确实能帮助我们顺利通过考试。但计划并不能让我们成为学习、写作或记笔记方面的专家。计划者往往在完成考试后就放弃了学习,因为他们只是为了考试而学。而专家则不同,他们享受学习带来的真正洞察、积累和灵感激发,因此绝不会自愿放弃这种有益的学习方式。

问题三:在德国,教授们通常会以公开讲座的形式介绍自己的研究项目。当卢曼(Luhmann)被问及他的主要研究项目时,他给出了一个著名的回答。他简洁地说:“我的项目:社会理论。持续时间:30年。成本:零。”(Luhmann, 1997, 11)。在社会学领域,“社会理论”是所有项目之母。卢曼的回答表明了他对社会理论的深刻理解和长期投入,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借鉴。

通过这些观点和问题,我们可以看到,从“苦行僧”式的努力到“乐享者”式的笔记法转变,不仅能让我们的学习过程更加愉悦和高效,还能帮助我们形成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思考方式。


卢曼的智慧:轻松产出的学术大师

在学术界,许多人为了追求职业成就,会试图从一个想法中榨取出尽可能多的论文。然而,卢曼却似乎反其道而行之。他产生的想法总是远远超过他能写下的数量,他的文字仿佛是在尝试将尽可能多的见解和想法融入一篇文章之中。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并非他发表文章的数量之多或文笔之出色,而是他似乎几乎不费力就达成了这一切。他不仅强调自己从不强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甚至还说:“我只做轻松的事。只有当我立刻知道怎么写时,我才会去写。如果有一刻我犹豫了,我就会把这件事放一边,去做别的事。”(卢曼等,1987,第154页)

我们至今仍习惯于认为,伟大的成果需要巨大的努力。因此,我们往往不相信,仅仅通过工作习惯的简单改变,就能让我们变得更加高效,同时也让工作变得更加有趣。但是,卢曼那令人瞩目的学术成果,难道不是因为他不强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反而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产生的吗?只要工作与我们的内在目标相符,并且我们感到自己处于掌控之中,即使是艰苦的工作也能变得有趣。问题出现在,当我们以一种僵化的方式安排工作时,一旦情况发生变化,我们就无法调整,从而陷入一个似乎有了自己生命的进程中,无法自拔。

卢曼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效率并不总是与努力程度成正比。有时候,放松心态,追随内心的兴趣,反而能激发更多的创造力和生产力。这并非鼓励我们逃避困难或挑战,而是提醒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让工作成为一种享受,而非负担。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卢曼的智慧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要想始终保持掌控感,关键在于真正做到心中有数。而在写作过程中,要想保持这种掌控感,最好不要局限于最初的想法,而是要保持多种选择的可能性。写作,特别是那些需要深入洞察的写作,往往会出现问题变化、手头材料与预想大相径庭,或是新想法不断涌现的情况,这些都可能彻底改变我们对写作的看法。只有当我们的工作方式足够灵活,能够不断做出这些细微的调整时,我们的兴趣、动力和作品才能保持一致——这也是实现轻松或近乎轻松工作的前提条件。

卢曼之所以能够专注于眼前的重要事情,迅速回到之前中断的地方,并始终掌控着写作过程,正是因为他的工作方式允许他这样做。如果我们处在一个足够灵活、能够适应我们工作节奏的环境中,那么我们就无需与阻力抗争。对成功人士的研究一再证明,成功并非源于强大的意志力和克服阻力的能力,而是源于一开始就避免阻力的聪明工作环境……

在写作乃至日常工作中,保持灵活性和开放性至关重要。不要拘泥于最初的想法,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同时,创造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环境,让工作变得更加顺畅,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阻力。这样,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掌控工作进程,还能享受更加轻松和高效的创作过程。


良性循环的力量:从工作到健身,如何步入成功的快车道

在生活和工作中,一个良好的工作流程往往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当我们从某项任务中获得积极的体验时,这种体验会激励我们轻松地迎接下一个挑战。随着我们在所做的事情上不断进步,我们会更加享受工作的过程,从而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然而,如果我们总是感到工作难以推进,就会变得缺乏动力,更容易拖延,导致错过截止日期等负面体验,最终可能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

著名的健身动机教练米歇尔·西格尔深知这一动态原理,她甚至能够将最顽固的“沙发土豆”转变为运动爱好者。对于那些不喜欢运动但又知道必须运动的人来说,西格尔教练通过帮助他们创造令人满意且可重复的运动体验,让他们逐渐养成了可持续的锻炼习惯。无论是跑步、散步、团队运动、健身房锻炼还是骑自行车上班,重要的是找到一种能带来良好体验的运动方式,并愿意再次尝试。一旦客户找到了这样的运动方式,他们就会受到鼓励去尝试其他运动。这样,他们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不再需要意志力去坚持,因为他们本身就喜欢这样做。

然而,如果我们试图通过事后奖励自己来“哄骗”自己进行锻炼,比如晚上躺在沙发上悠闲地看电视,那么很快我们就会直接奔向沙发,完全跳过锻炼,因为这才是我们的本性。

此外,反馈循环不仅对于动机的动态至关重要,也是任何学习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没有什么比看到自己不断进步更能激发我们的动力了。因此,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健身中,我们都应该努力创造一个良性循环的环境,让自己在享受过程的同时,不断取得进步和成功。

在探讨多任务处理的效率时,心理学家们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口头询问上,而是对多任务处理者进行了实际测试。他们给这些多任务处理者分配了不同的任务,并将他们的完成结果与另一组只被要求一次只做一件事的人进行了对比。结果一目了然:虽然多任务处理者感觉自己更加高效,但实际上他们的生产力大幅下降(Wang和Tchernev 2012;Rosen 2008;Ophir、Nass和Wagner 2009)。不仅任务完成的数量少,质量也远远落后于对照组。

然而,人们仍然相信自己能够提升多任务处理能力,增加生产力,这背后的原因不难解释。首先,缺乏对照组或客观外部衡量标准,导致我们无法获得必要的反馈来改进。其次,心理学家称之为“纯粹接触效应”:频繁做某件事会让我们误以为已经擅长于此,而这与实际表现完全无关(Bornstein 1989)。不幸的是,我们往往将熟悉度误认为是技能。

与此相反,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蔡格尼克效应”,故意让一些未解决的问题留在脑海中。即使在做与工作无关、不需要全神贯注的事情时,我们也可以反复思考这些问题。让思绪在不集中的状态下徘徊,给大脑提供以不同方式处理问题的机会,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当我们散步、洗澡或打扫房间时,大脑会不由自主地回想起最近遇到的未解难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在轻松随意的情境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通过了解多任务处理的真相和巧妙利用思维悬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提升工作效率和创造力。

在研究与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同样可以大幅度减少需要做的决策数量。虽然与内容相关的决策必不可少(比如文章中的重点是什么、笔记之间的联系、文本的结构等),但大多数组织性的决策却可以提前一次性确定,只需要选定一个系统即可。如果我们总是用同一个笔记本记快速笔记,总是以同样的方式从文本中提取主旨,并将其转化为同一种类型的永久笔记,且总是以同样的方式处理这些笔记,那么在工作期间需要做的决策就会大大减少。这样一来,我们就能节省出大量的精力,专注于更有价值的任务,比如解决所研究的问题。

能够及时完成任务,并在中断后迅速回到之前的工作状态,还有一个令人愉悦的好处,那就是有助于恢复我们的注意力。我们可以放心地休息,不用担心会忘记之前的思路。休息不仅仅是恢复精力的机会,更是学习的关键环节。它能让大脑处理信息,将其转化为长期记忆,并为接收新信息做好准备……

通过精简决策,我们不仅能提高研究与写作的效率,还能让思维更加集中,从而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更加游刃有余。

最近,我阅读了由穆莱纳桑和沙菲尔合著的《稀缺:为什么拥有太少意味着如此之多》(2013年出版)一书。这本书深入探讨了资源稀缺对个人认知的影响,以及它如何改变人们的决策过程。作者帮助读者理解,为什么那些几乎没有时间或金钱的人,有时会做出在外人看来毫无道理的事情。

书中提到,面临截止日期的人,往往会疯狂地在各种任务之间切换,似乎无法专注;而手头拮据的人,有时却会将有限的金钱花在看似奢侈的外卖食物上,而不选择更实惠的批量购买食材自己烹饪。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些行为似乎都缺乏理性。

但这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作者并没有用讽刺或指责的语气去质疑这些行为,而是将其作为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进行深入探讨。他们通过科学的分析,揭示了资源稀缺状态下人们的心理变化和决策逻辑。

这本书不仅让我对资源稀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在面临类似情境时的行为模式。它提醒我们,要更加理性地看待自己和周围人在资源短缺时的选择,并尝试从中找到更优的解决方案。对于想要了解资源稀缺如何影响人类行为,以及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做出更明智决策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佳作。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