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子工程领域中,频谱测量与网络测量是理解电路与系统行为的关键工具。无论是通信系统、射频电路,还是微波器件设计,都必须通过频域测量来确认性能和可靠性。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不仅介绍了理论基础,还结合了最新的测试技术,为工程师提供了从基本信号理论到实际测量应用的完整路径。
过去的无线通信主要依赖模拟调制,如 AM 调幅和 FM 调频。这些技术推动了广播电台、双向通信和早期移动电话的发展。但进入数字通信时代后,新的调制格式在频谱利用效率和抗干扰能力方面表现更优。
今天,数字技术与无线通信的融合,推动了智能手机、物联网设备和卫星通信的爆发式增长。这种趋势不仅提升了设备数量,也加大了对高精度频谱与网络测量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了仪器技术的演进。
本书通过简化的框图和实例,深入讲解了几类工程师必须掌握的测量基础:
分贝(dB):最常用的功率和电压比值单位,但也最容易被误用。
傅里叶分析:理解信号频谱分布的理论根基。
噪声与信号失真:决定系统性能极限的重要因素。
阻抗匹配与传输线理论:保证信号无反射、低损耗传输的基本条件。
S 参数(散射参数):描述电路传输与反射特性,是射频和微波设计的核心工具。
通过这些概念,工程师不仅能判断电路性能,还能为新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两类仪器是频域测量的核心:
频谱分析仪
包括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分析仪 和 扫频式分析仪。
主要用于分析调制信号、噪声、脉冲信号等。
矢量网络分析仪(VNA)
通过两端口测量实现传输和反射特性分析。
广泛应用于滤波器、天线、射频前端及集成电路设计中。
新版书中特别增加了电磁兼容(EMC)测量的章节,涵盖辐射与传导发射的评估。随着无线设备的普及,**电磁干扰(EMI)**问题愈发严重。对工程师而言,掌握 EMC 测量方法,已成为产品能否顺利进入市场的重要环节。
5G/6G 通信:工作频率进入毫米波甚至更高频段,对测量精度和动态范围要求更高。
物联网与低功耗设备:对弱信号的检测和宽带干扰的分析依赖频谱仪的高灵敏度。
汽车电子与雷达:对 VNA 和 EMC 测试需求持续上升。
测试仪器市场:Keysight、R&S 等厂商正推动测试设备向高频化、智能化发展。
这些趋势说明,掌握频谱与网络测量的工程师,在通信、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和国防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1章:频谱与网络测量概论
第2章:分贝的定义与应用
第3章:傅里叶理论与频谱分析基础
第4-5章:两类频谱分析仪(FFT 与扫频式)
第6-9章:信号调制、失真、噪声与脉冲测量
第10章:平均与滤波技术
第11-12章:传输线与测量连接方法
第13章:二端口网络理论
第14-15章: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应用
第16章:电磁兼容测量
第17章:仪器性能与规格讨论
本书为频谱与网络测量建立了理论、实践与最新技术的桥梁。它既适合作为初入射频领域工程师的学习手册,也可作为资深工程师的参考资料。在无线通信、微波设计和电子系统开发的持续进步中,频域测量的地位只会愈加重要。
在现代无线通信、雷达、导航、射频集成电路等领域,频谱和网络测量技术是评估信号质量、器件性能和系统稳定性的基石。精确测量不仅揭示设备真实表现,还直接影响新产品设计、调试与优化效率。频域测量涵盖了从模拟调制到数字通信的演变,涉及频谱分析仪和矢量网络分析仪等核心仪器。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电路与信号理论与具体测量技术紧密结合,帮助工程师跨越从学校理论到实际工程应用的鸿沟。对于我国射频工程师和科研人员而言,理解这些基础与方法尤为重要,是提升国内通信设备自主创新水平的关键。
分贝是频谱和网络测量中最常用而易混淆的单位。它以对数形式表达功率比或电压比,有助于简化极大或极小信号的计算与对比。书中特别解析分贝的正确定义与换算规则,避免工程实践中的误用,保障测量结果的准确解读。
傅里叶变换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分量,揭示信号的频率成分结构。这一理论是频谱分析仪工作的基础,帮助理解窄带噪声、多频率信号及调制方式。作者深入浅出讲解傅里叶变换理论,为后续频谱测量技术奠定坚实基础。
现代频谱分析仪主要分为两大类:
书中结合实际电路和系统给出了两者的工作原理、典型应用及优缺点对比,指导工程师合理选型。
频谱测量不仅识别基带信号频率成分,还能揭示信号失真、互调产物、幅频非线性等缺陷,保障通信质量。
噪声性能直接影响系统信噪比和感知算法的效果。书中介绍了有效噪声测量方法及针对脉冲信号特征的时频联合测量技巧,为设计抗干扰强的系统提供支持。
现代射频系统信号传输离不开传输线理论,了解其参数和影响因素对于连接测量和设备的匹配至关重要。书中系统阐述了阻抗匹配、信号反射、频率响应等理论,并结合实际,说明如何优化测量接入,减少信号畸变和误差。
VNA是测量电磁波传播中反射和透射参数的核心仪器,特别适用于射频器件和天线特性测试。书中详细说明VNA的操作流程、校准技术和精度管理,以及网络散射参数(S参数)测量原理。通过深入浅出的网络理论讲解,帮助读者理解复杂测量结果及其应用价值。
随着无线装置密度激增,电磁干扰问题备受关注。新版书籍新增EMC测量章节,涵盖辐射和传导发射的测试标准和方法,帮助工程师掌握必要的测试技能,满足国家及国际环保电磁法规要求,确保产品顺利上市。
了解测量仪器的性能参数和规格限制,是判断测量结果可靠性的前提。作者细致讲解频谱分析仪和VNA的动态范围、分辨率、线性度等关键指标,引导工程师科学评估仪器能力和应用边界。
无线通信向数字化、智能化不断演进,频域测量仪器技术也在不断革新。智能化、自动化以及更宽频率范围的测量设备成为研发的主流。未来,我国在射频测量仪器国产化和技术创新方面正迎来重大机遇,掌握频谱与网络测量的核心技术,对提升国产射频器件和系统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频谱与网络测量》这本书,从基础理论到先进实践,从模拟到数字,系统讲解了频域测量的全貌。行业专家高度推荐作为射频工程师和科研人员的实用工具书。通过深入学习,读者不仅能掌握频谱和网络分析技术,还能够推动我国在无线通信、雷达、物联网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实现技术自主与创新突破。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