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与喧嚣的现代生活中,许多年轻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抑郁,仿佛被一种无形的瘟疫所笼罩。然而,早在五世纪,圣本笃就为我们留下了一部关于谦逊的指南,这部指南如同一剂良药,能够治愈现代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但圣本笃的《会规》语言古朴,且其最忠实的拥趸多为隐居的僧侣与修女,这让普通人难以理解和接受。
那么,如何将这份古老的智慧转化为普通人也能受益的实用建议呢?这时,一位名叫奥古斯丁的神父站了出来。他既是一位高中教师,又是一名教练,以坦诚、幽默和独特的古典艺术视角,将圣本笃的方法拆解为十二步,帮助人们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这十二步不仅易于理解,而且能够应用于每个人的生活中。
奥古斯丁神父在书中详细解释了每一步,并结合自己成为本笃会修士前后的生活经历,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些步骤的内涵。为了增加可读性和趣味性,他还为每一章配备了色彩丰富的神圣艺术复制品,并巧妙地添加了幽默元素,使得整本书既深刻又有趣。
这种迷人的组合方式让读者在阅读时不会感到过于沉重或严肃,反而能够以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态去面对书中的内容。而正是这种轻松愉悦的心态,正是走向谦逊的第一步。因为谦逊并不是要求我们贬低自己或放弃自尊,而是要学会放下心中的执念与偏见,以更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通过跟随圣本笃的十二步指南,读者将逐渐学会如何以谦逊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与困难,从而找回真正的自我和内心的平静。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关于谦逊的指南,更是一本能够帮助我们重拾真我自尊、走向更加美好生活的实用手册。
J.奥古斯丁·韦塔所著的《谦逊之道:圣本笃十二步助你重拾真正自尊》一书,从书名的翻译就能看出其独特之处。原书中的“Ladder of Humility”(谦逊之梯)被巧妙地转化为“Humility Rules”(谦逊之道),仿佛是在为谦逊这一美德欢呼,而不仅仅是将其视为一本关于谦逊的手册。
书中穿插了多幅精美的宗教艺术作品,并增添了诸多艺术元素,这些元素大多以运动或音乐器材的形式呈现。封面上的画面尤为引人注目:一位严肃的僧侣,一手持权杖,另一手却握着滑板;书中反复出现的卡托修道士形象,手持咖啡杯,上面印着“我爱我”的字样,旁边还贴着一张墙贴,上面写着“做自己,因为别人都已名花有主”;此外,还有无数张僧侣的照片,他们或戴着墨镜,或骑着摩托车,或举重,或吃着汉堡和披萨。这些看似不搭界的元素,却共同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无论你是6世纪的僧侣、21世纪的修行者,还是任何时代想要加强精神生活、寻找真正自尊的灵魂,这本书都是你的不二之选。
这本书既能给予你指导,又能带给你娱乐。有时,它会触动你的心灵,让你感受到深深的共鸣;有时,它又会让你捧腹大笑,忘却烦恼。通过圣本笃的十二步谦逊之道,你将学会如何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从而重拾那份真正的自尊与自信。
J.奥古斯丁·韦塔神父所著的《谦逊法则:圣本笃十二步助你重塑真正自尊》一书,紧密围绕圣本笃在《会规》中所述的十二步进行阐述。但韦塔神父并未止步于古老的教义,而是将这些步骤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穿插了许多自己生活中的趣事(有时简直让人捧腹大笑)。每章节篇幅短小精悍,以《会规》中的一句引言开篇,结尾则留给读者一些思考题作为“家庭作业”。
这十二步中的每一步都被细分为四个部分:引言、思想中的美德、言语中的美德以及行动中的美德。读者在一次阅读中,或许能轻松掌握一两个美德的要点,但如果阅读速度过快,可能会忽略掉那些趣事背后所要传达的深刻寓意。这本书不仅适合青少年阅读,也深受中老年读者的喜爱。我猜想,中老年读者可能会反复研读某些段落,以便更深入地理解美德的各个方面;而青少年读者则可能更钟情于书中那些俏皮的艺术插图。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
书中的插图、标题乃至思考题中都充满了讽刺意味,但这并非是对严肃事物的嘲笑。相反,它更像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们时常未能达到上帝的荣耀标准,提醒我们无论大小、高低、壮丽还是平凡,所有事物都在为上帝的荣耀而努力,也提醒我们如果想要体验到真正自尊的充实与美好,就必须培养真正谦逊的丰富内涵。
0条评论